相信很多人都買過均熱板,散熱背夾只能降低手機中間的溫度,攝像頭區域夾不到,所以大家夠買均熱板希望能改善,但普遍反應用處不大智商稅。這是因為均熱板熱量交換的循環很弱所以效果不明顯,我這次做了各種均熱方式測試供大家參考。
常見的均熱板,上面是硅膠+金屬,下面是銅板,相信不少人買過,但是攝像頭區域還是熱,原因是熱量循環很弱
導熱硅膠,就是散熱被夾上面的那個硅膠,作用和效果和上面的金屬均熱板差不多
部分手機搭載的VC冷液絕熱板,因為有液體交換,通過蒸發和凝結的方式形成熱量循環

銅制熱導管,和VC冷夜均熱板原理一樣,內部有冷媒液體,可以形成熱量循環。重點提醒,大家自己去網上購買很多情況下買到的只是銅片,里面沒有冷媒,JS作假吃相難看,里面要有冷媒的才有效果。
下面開始測試,測試用的是小米8,因為我手里容易發燙的只有它,測試工具是安兔兔的15分鐘壓力測試,所測溫度均為摘掉手機殼后用工業測溫槍測溫讀數。
帶手機塑料殼進行壓力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41.4℃,屏幕上方46.4℃,后背中間41.8℃,后背攝像頭區域45℃
帶手機殼+散熱背夾壓力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36.9℃,屏幕上方43.6℃,后背中間35.5℃,后背攝像頭區域43℃
裸機不帶手機殼+散熱背夾壓力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33.3℃,屏幕上方41℃,后背中間31℃,后背攝像頭區域41.3℃
帶手機殼+導熱硅膠+散熱背夾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36.7℃,屏幕上方42℃,后背中間31.6℃,后背攝像頭區域43℃
裸機不帶手機殼+導熱硅膠+散熱背夾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34.9℃,屏幕上方41.9℃,后背中間31.3℃,后背攝像頭區域41.7℃
這個測試結果可以作為網上買的均熱板或者銅板的參考,測試期間摸攝像頭區域的導熱硅膠燙手,并不能有效降低攝像頭區域溫度,和網上買的導熱版或者銅板差不多,高溫集結在這個區域傳導不出來,無法形成熱循環,但是后背中間溫度是所有測試項目里最低的。
帶手機殼+銅制導熱管+散熱背夾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37.6℃,屏幕上方43.7℃,后背中間37.8℃,后背攝像頭區域42.5℃
裸機不帶手機殼+銅制導熱管+散熱背夾測試,結束后手機屏幕中間36℃,屏幕上方42.5℃,后背中間35℃,后背攝像頭區域36℃
因為銅管不夠平整接觸面不夠,所以我貼上了導熱硅膠增加和手機的接觸面積,不愧是加了冷媒的熱導管,測試期間攝像頭區域的銅管摸上去一直都是冰涼涼的,熱循環非常好,但因為手機殼是塑料的導熱效果差,并沒有有效降低手機攝像頭區域溫度,后來把手機殼去掉再測,大家可以看到后背中間和攝像頭區域的溫度很接近了。但銅管較厚,背夾差點夾不過來,玩游戲手感也很差。
數據匯總表
一句話總結:只帶散熱背夾足夠。
所有散熱方式對屏幕正面散熱沒什么效果,也就是下降3℃的水平。目前綜合來看僅貼一層導熱硅膠的綜合散熱最好也不影響手感,但是比起只帶散熱背夾差距不大。散熱銅管雖然導熱性能好但需要要摘了手機殼才有效果,如果大家帶的是金屬手機殼那就可以不需要摘掉手機殼也能有好的效果,或者像部分網友那樣把塑料手機殼挖洞把銅管貼上去魔改,只是銅管太厚手感依然不行。感覺最好的均熱板還是VC液冷板,希望以后有可以外置的VC液冷板單獨購買,這樣就能兼顧散熱和手感了。
***生產不銹鋼冷媒換熱管,冷水機熱泵管,霧森人造霧管,不銹鋼盤管,不銹鋼水管等,添加微信18929965023 免費寄樣(備注:公司名稱,聯系人,電話地址,快遞費我公司付!)***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jsjlhdq.com/231.html